锡石:
晶体呈四方双锥状或双锥柱状,有时呈针状,具膝状双晶,集合体呈粒状、结核状或钟乳状。棕褐至黑色,条痕白至浅褐色。相对密度7,硬度7。晶面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解理不完全,常为贝壳状断口,主要形成于伟晶岩、高温热液、接触交代或砂矿床中。
自然铜:
多呈不规则的树枝状集合体。颜色和条痕均为铜红色。金属光泽。锯齿状断口。相对密度8.7。硬度3。具延展性。导电性良好。形成于各种地质过程中的还原条件下,多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内,与赤铜矿、孔雀石共生
黄铜矿:
晶体少见,通常为致密块状及粒状块体。铜黄色,条痕绿黑色。相对密度4.3,硬度4。金属光泽。性脆。能导电,可形成于各种条件下,主要为气化、热液及火山成因矿床,
辉铜矿:一般为致密细粒状块体或烟灰状。颜色铅灰,条痕暗灰色。相对密度5.8。硬度3。略具延展性。具有导电性。溶于硝酸,溶液呈绿色。矿物小块加HNO3后烧时,颜色呈鲜绿色,加HCl烧时,颜色呈天蓝色(即铜的颜色反应)。主要形成于含铜硫化物矿床的次生富集带,亦可形成于内生过程中。
方铅矿:
晶体呈立方体、八面体,通常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颜色铅灰,条痕灰黑色。强金属光泽。完全的立方体解理。相对密度7.6,硬度3,性脆。形成于气液或火山矿床。与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共生。
闪锌矿:
通常为粒状或致密块状的集合体。颜色由浅褐、棕褐至黑色。条痕为白—褐色,树脂—金刚光泽。相对密度4,硬度4。形成于气液或火山矿床。
白钨矿(钨酸钙矿Ca[WO4]):
晶体呈八面体形,通常呈不规则的颗粒,较少为致密块体。多为灰白色,有时带浅黄、褐色。相对密度6,硬度4.5。油脂或金刚光泽。紫外光照射下可发浅蓝色荧光。主要形成于接触交代型的矿床中,常与柘榴石、透辉石,符山石,硅灰石等矿物共生。
黑钨矿(钨锰铁矿(Fe·Mn)[WO4]):
晶体呈厚板状或短柱状,晶面上有纵纹,集合体多为刃片状或粒状。褐黑色,条痕褐色。相对密度7,硬度5。半金属光泽。一组完全解理。性脆。主要形成于高温热液的石英脉内,常与锡石、毒砂、辉钼矿等共生。
镍黄铁矿:
通常呈不规则的颗粒状或包裹体。古铜黄色,条痕绿黑色。金属光泽。相对密度为5,硬度4,性脆,不具磁性,导电性强。形成于铜镍硫化物的岩浆矿床中。与磁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密切共生。
自然金:
通常为分散颗粒状或不规则树枝状集合体。颜色和条痕为金黄色。相对密度18。具延展性。不易氧化。热和电的良导体,主要形成于热液矿床,也常出现于砂矿中。与石英、黄铁矿、毒砂、闪锌矿等伴生。主要产于石英脉中,常富集成沙金矿床。
辉银矿:
Ag2S Ag87.06%铅灰至铁黑色,亮铅灰色条痕,风化面暗淡无光 贝状断口 硬度2.5 相对密度7.4 具延展性。主要产于含银硫化物的中低温热液矿床中。有两种变体:在179度以上稳定的高温等轴变体,称辉银矿,在179度以下形成的单斜晶系的低温变体,称螺状硫银矿,矿物学上泛指上述两变体。于HNO3(硝酸)中分解再加HCI(盐酸)则出现白色AgCI沉淀。
重要矿物肉眼鉴定
自然金:
多为分散的粒状,或不规则的树枝状集合体。金黄色,随其成分中含银量的增高则渐变为淡黄色。条痕与颜色相同。有强烈的金属光泽。硬度2.5~3。具强延展性,可以锤成金箔。纯金的比重为19.3。导电性良好,化学性能良好,除溶于王水外,不溶于任何酸类。熔点1062℃。用于货币,制造精密仪器及装饰品。主要产于石英脉中,自然金常富集成沙金矿床。
金刚石:
晶形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较少呈立方体,而大多数呈圆粒或碎粒状产出。无色透明或带有蓝、黄、褐和黑色。标准金刚光泽。具强色散性。硬度10。性脆。比重3.50~3.52。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生黄、绿、紫荧光。用于精密及特种切削工具,制造金属钢丝的拉模、钻头及贵重的宝石。
常产于超基性岩的金伯利岩(即角砾云母橄榄岩)中。当含金刚石的岩石遭风化后,可形成金刚石砂矿。
石墨:
常呈鳞片状、块状或土状集合体。颜色和条痕均为黑色。半金属光泽。极软,硬度1~2,有滑感,易污手。比重2.21~2.26。由于其熔点高、抗腐蚀、不溶于酸等特性,可用于制作冶炼用的高温坩埚。具滑感,可作为机械工业的润滑剂。导电性好,又可制作电极等。高碳石墨可做原子能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及国防工业应用。
石墨在沉积变质成因的岩系中分布最广,系富含有机质或碳质的沉积岩受区域变质作用而成。
高岭石:
常呈土状、粉末状、鳞片状。纯净者颜色白,如含杂质,则染成浅黄、浅灰、浅红、浅绿、浅褐等色。蜡状光泽。硬度极低,1~3度。比重2.6。吸水性强,舌舔有黏性。
为陶瓷、造纸、橡胶等重要化工原料。
高岭石的来源,有黏土沉积形成,有长石、霞石等风化而成。
磷灰石:
单晶体为六方柱状或厚板状,集合体为块状、粒状、结核状。其颜色因成因而异,纯净者无色或白色,但少见。一般呈黄绿色,亦有灰、绿、褐、蓝、紫等色。
油脂光泽。
主要用于制造磷肥以及化学工业上的各种磷盐和磷酸。
海相沉积成因者形成胶磷矿,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有时与火成岩有关者,也可能有经济价值。
磁铁矿:
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晶体形状为小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颜色呈铁黑色,半金属光泽。硬度5.5~6.5。性脆,具强磁性。为重要的铁矿石。形成于内生作用和变质作用过程。
赤铁矿:
常呈片状、致密块状、鲕状、肾状、土状等。颜色呈红-铁黑色,条痕为樱桃红色,半金属光泽,硬度5.5~6.5。无磁性。也是重要的铁矿石。赤铁矿是自然界
分布很广的铁矿物之一,可形成于热液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的环境中。
硬锰矿:
通常呈葡萄状、钟乳状、树枝状以及土状集合体。灰黑至黑色,条痕褐黑色至黑色。半金属光泽,如土状者,则无光泽。硬度4~6。性脆。比重4.4~4.7。为提炼锰的重要矿物原料。常见于沉积锰矿床和锰矿的氧化带上。
黄铜矿:
常为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黄铜色。条痕墨绿色,金属光泽。硬度3~4。性脆。比重4.1~4.3,能导电。是提炼铜的重要矿物原料。黄铜矿可形成于各种地质条件。
黄铁矿:
晶形常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集合体常呈致密块状、散染粒状。浅黄铜色。条痕绿黑色。金属光泽。硬度6~6.5。性脆。比重5。断口参差状。黄铁矿是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也可提炼硫磺。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形成于各种地质条件下,其中多见于火山岩系中。
方铅矿:
晶体常呈立方体,通常成粒状、致密块状的集合体。颜色为铅灰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硬度2~3。比重较大,为7.4~7.6。具弱导电性和良检波性。
是提炼铅的最重要矿物原料,并常含银、锌作为副产品。
自然界分布较广,热液过程者最为重要,经常与闪锌矿在一起形成硫化矿床。
闪锌矿:
晶形多呈四面体,菱形十二面体,但常见者是粒状块体。颜色因含铁量的不同而有差异,灰色、浅黄、棕褐直至黑色。条痕白色至褐色。光泽由松脂光泽至半金属光泽。从透明至半透明。硬度3.5~4。比重3.9~4.1,随含铁量的增加而降低。
闪锌矿是提炼锌的重要矿物原料,并从中可得镉、銦、镓等元素。常产于热液矿床中。
黑钨矿:
常呈板状及粒状。颜色棕至黑。条痕暗褐色。半金属光泽。硬度4.5~5.5。比重6.7~7.5。含铁较多者具弱磁性。
黑钨矿为提取钨的重要矿物原料,主要用于冶炼合金钢及电子工业。常产于高温热液石英脉及与花岗岩有关的矿床中。
锡石:
其形态随形成温度、结晶速度、所含杂质的不同而异。晶体常呈双锥柱状、长柱状、针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粒状。一般呈红褐色,无色者极为少见,含钨者呈黄色。条痕淡黄。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6~7。性脆,贝状断口,比重6.8~7.0,是提炼锡的主要矿物原料。
其形成与花岗岩有密切关系,气化-高温热液成因的锡石石英脉最有价值,风化后,常富集为锡矿砂。
辰砂:
单晶体呈厚板状或菱面体形。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以及被膜状。红色,有时表面呈铅灰的锖色。条痕红色,金刚光泽,硬度2~2.5,比重8.05,导电性极差。
辰砂是提炼汞的最重要的原料。其单晶晶体可用作激光调制晶体,是当前激光技术的关键材料。形成于低温热液过程中。
辉锑矿:
单晶体呈柱状或针状,柱面具明显的纵纹。集合体为放射状或致密块状,铅灰色,条痕黑色,晶面常带暗蓝锖色,金属光泽,硬度2,性脆,比重4.6。
辉锑矿为提炼锑的重要矿物原料。用以制造合金及化工原料。
辉铜矿:
单晶体少见,晶形呈假六方形的短柱状或厚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粉末状。暗铅灰色。条痕暗灰色。金属光泽。硬度2~3。略具延展性。小刀刻画时不成粉末,却留下光亮刻痕。比重5.5~5.8。导电性好。
辉铜矿是含铜最富的硫化物,为提炼铜的重要矿物原料。
见于热液成因的铜矿床中。
斑铜矿:
常呈致密块状或粒状,新鲜的断面呈暗铜红色,不新鲜的表面常被覆蓝紫斑状锖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硬度3,性脆,比重4.9~5.0,具导电性。
为提炼铜的重要矿物原料。
斑铜矿是许多铜矿床中分布广泛的矿物。常见于火山岩系中。
孔雀石:
单晶体呈柱状或针状,但极少见。集合体常为钟乳状或结核状,有时其内部具纤维状构造。深绿至鲜绿色。条痕淡绿色。玻璃光泽至金刚光泽。纤维集合体呈丝绢光泽,结核状者光泽暗淡,硬度3.5~4,性脆,比重3.9~4。
量多时可作提炼铜的原料,但质纯而色美者多作工艺品原料,粉末可制颜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