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 >> 行业资讯 >> 正文
2016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2016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4-10 10:04:18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召开地质科技成果交流评选会,遴选出2016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本次评选的“地质科技十大进展”集中代表了2016年度全国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充分体现了地质调查工作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与转化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1.湖北宜昌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获得多层页岩气重大发现

鄂阳页1井“四层楼”式油气重大发现

依托项目名称:
  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
  南方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项目
  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发育上奥陶—下志留统、下寒武统和震旦系等三套富有机质页岩层系。通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和二维地震,优选鄂西长阳页岩气有利区,实施鄂阳页1井,获得寒武系牛蹄塘组和震旦系陡山沱组两层高含气优质页岩,在天河板组和上震旦统灯影组获得常规天然气良好显示,在复杂构造区获得了“四层楼”式页岩气天然气重大发现,开辟了南方古老层系页岩气勘查新领域。
  目前,该井正在准备进行震旦系陡山沱组直井压裂和寒武系水平井压裂试气,有望在上述两套层系获得更好的页岩气发现,进一步扩大南方页岩气商业勘查领域。
  
2.基础地质认识创新引领银额盆地拐子湖、哈日凹陷油气勘查重大突破
  依托项目名称:
  银额盆地及周缘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银额盆地油气钻井

  以新区、新层系、新领域的油气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勘探为目标,首次在银额盆地及邻区开展以石炭系—二叠系为目的层的油气调查,充分发挥基础地质优势,坚持理论和技术创新、调查研究与勘探实践相结合,圈定了油气资源远景区,优选6个油气勘查区块竞争性出让,已实施钻探的3个区块均有油气发现,在务桃亥和温图高勒勘查区块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了银额盆地自1955年以来的油气勘探重大突破,是公益性地质调查引领商业性油气勘探实现重大突破的成功典范。
  以新区、新层系、新领域的油气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勘探为目标,首次在银额盆地及邻区开展以石炭系—二叠系为目的层的油气调查,充分发挥基础地质优势,坚持理论和技术创新、调查研究与勘探实践相结合,圈定了油气资源远景区,优选6个油气勘查区块竞争性出让,已实施钻探的3个区块均有油气发现,在务桃亥和温图高勒勘查区块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了银额盆地自1955年以来的油气勘探重大突破,是公益性地质调查引领商业性油气勘探实现重大突破的成功典范。
  
3.三稀资源调查评价助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依托项目名称:
  我国三稀金属资源战略调查
  我国三稀资源战略调查及综合
  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战略调查及研究
  我国稀有稀散资源战略调查及研究
  国内外三稀资源信息集成 

项目组野外调查

  初步建立了全国三稀资源研究队伍,摸清了资源家底,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三稀资源的分布、产出特征及其开发现状、选冶技术与市场供需状况,建立了全球三稀数据库;在稀土矿山开采和建筑压覆稀土等多方面服务了矿政管理;在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开发监管和储量动态估算等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指导四川甲基卡发现超大型锂辉石矿、福建永定大坪提交一处超大型花岗斑岩型钽矿,此外还提交矿(化)点23处、找矿靶区34处、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产地1处、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产地3处,评价中型以上可再利用轻稀土尾砂矿1座。在三稀成矿规律和赋存状态研究等理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该项工作提升了我国三稀矿产资源的理论、技术研究水平,为我国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4.高效快捷多指标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依托项目名称:
  地下水有机污染检测标准方法研制
  便携式地下水测试野外工具箱集成开发
  针对地下水分析新需求和技术瓶颈,研究建立了地下水中64种挥发性有机物,地下水中94种非、弱极性农药,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110种化学化工品等6个系列有机污染物快速、多指标同时分析方法,特别在极性污染物检测、降低分析成本、减少野外采样压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大量过去不能得到的地下水质污染信息。现场检测和标准化取得新进展;提出CO32-、HCO3-检测新理论,研制了其现场测定新设备。
  项目提出了新理论、建立了新方法,形成了环境有机标准新架构,有效解决了地质行业环境有机污染检测技术、方法和人才难题,支撑了重大地质工程,促进了有机污染分析学科发展。
  5.岩溶塌陷监测创新研究为岩溶区大型工程与城市规划建设和减灾防灾服务
  依托项目名称: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湘西鄂东皖北地区岩溶塌陷1∶5万环境地质调查
  以不同类型岩溶塌陷详细调查资料为基础,从岩溶塌陷发育的机理研究入手,通过创新研究,研发了基于岩溶塌陷动力条件实时监测技术、分布式光电传感监测技术和地质雷达监测技术的岩溶塌陷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项目形成的岩溶塌陷监测技术已成为当前正在实施的岩溶塌陷地质环境调查的重要内容;相关监测技术已推广到武汉、泰安、深圳、重庆、广西贵港等城市岩溶塌陷防治勘查和监测中。通过项目实施,在广州金沙洲、湖南宁乡、广西来宾、安徽铜陵建立了岩溶塌陷监测示范站。
  6.中国海域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资源“高富强”地震探测技术
  依托项目名称:
  南黄海油气资源调查
  “高富强”海洋地震探测创新技术,突破了中国海域含油气盆地深部地震资料品质差的勘查瓶颈。在多年攻关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2016年应用该技术在南黄海盆地地震调查中获得了有史以来海相地层地震反射质量最好的地震资料,在原来深部地层没有有效反射的崂山隆起,揭示出清晰的海相中—古生界地层层序和结构,通过精细解释落实了多个大型中—古生界圈闭,确定了钻探目标,为区内深部海相古生界油气勘查的战略性发现和突破创造了条件。
  该技术将为深部地质过程研究和资源探测提供技术支撑,拓展我国海域找油空间。
  7.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研究
  依托项目名称: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研究

地灾空天地一体化数据获取与传输平台

  针对国家在地质灾害领域的迫切要求,开展暴雨型群发地质灾害、工程扰动区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地震—地质灾害和山洪灾害等方面的减灾防灾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逐步形成重大地质灾害机理和诱发过程研究、风险评估和管制方法、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和应急救灾治理技术为一体的减灾防灾支撑技术体系。
  项目成果为全国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与监测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汶川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地质灾害和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灾与恢复重建提供了技术服务,为三峡工程库区蓄水后滑坡灾害应急处置和库水优化调度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有力支撑了全国特大地质灾害应急救灾。
  8.编制完成新一代高精度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系
  依托项目名称:
  南海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
  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与研究
  该图系集成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及国内外相关单位30多年来在南海获取的地质、地球物理高精度测量资料,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编制了16幅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图说明书和配套专著《南海海洋地质与矿产资源》。
  图系除了编制传统的地形图外,还编制了南海三维地形图和晕渲地形图,清晰直观地展现海底地形特征,标注255个海底地名,以科学成果的方式表明了我国在南海的管辖权力。该图系对南海中生界新层系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海底重大工程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9.发现地球上最早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
  依托项目名称:
  华北燕山中元古代早期高于庄组古生物群研究

巨大舌形化石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朱士兴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在华北燕山地区15.6亿年前的高于庄组中部新发现了一个新的碳质宏观化石生物群,并确证为迄今在前寒武纪发现的证据最充分、年龄最老、个体最大的底栖多细胞藻类生物群。首次发现的大量分米级的碳质宏观化石,通过形态学、细胞学和拉曼光谱的研究,确证它们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前寒武纪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将多细胞生物的起源提前了近10亿年。
  10.基于“关键隔水层”的煤矿突水预警系统成功预报10余次突涌水
  依托项目名称:
  群矿采煤驱动下含水层结构变异对区域水循环影响机制研究
  项目以长治盆地作为背景研究区,着重研究采空区覆岩含水介质动态发育特征与含水层结构变异的响应机制、水文地质结构演化与地下水流模式耦合效应,通过野外物探、井下钻探、室内模拟试验、计算机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空区覆岩渗透性跃变曲面“椭抛凹形体”的存在,从根本上确定了采空区覆岩含水介质渗透性演化特征以及上覆含水层结构破坏规律;研究了煤层采厚与含水层结构变异关联性,推导出含水层安全性临界条件,划分了含水层等级,提供了矿坑突涌水来源判断的新方法,拓宽了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应用方向;首次实现了采空区覆岩含水层流场物理模拟,准确刻画采动条件下覆岩含水层流场的变化特征,为研究矿区含水层流场演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采空区覆岩渗透性跃变曲面“椭抛凹形体”示意图 (其中A为冒落带、B为裂隙发育区、
C为裂隙重新压实区、D为轻微裂隙发育区)

信息录入:manager    责任编辑:manager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矿业网甘肃有色白银院甘肃有色兰州院甘肃有色地勘局甘肃有色工勘院甘肃有色天水院中国地学网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有色网有色矿产网甘肃政府网甘肃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部甘肃省地矿局地质资料馆有色信息网地质招标网
    主办: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转载或复制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张火公路4公里处 电话:0936-8431863 邮编:734000
    ICP备案号: 陇ICP备10002573号

    甘公网安备62070202000127号

    网站技术支持:元创网络工作室